东莞茶山律师事务所--知名律师胡正东竭诚为您服务 www.chashanlsh.com 东莞茶山律师免费提供法律咨询
|
婚姻家庭
婚姻家庭
江苏宿迁探索离婚冷静期调解机制,
东莞茶山律师获悉
法治日报
不久前,两名市民张凯、王芳芳来到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要求离婚。让夫妻俩没想到的是,根据当地探索实施的调解机制,离婚问题首先被转移到“和解期”调解工作室。
”经了解,张凯和王芳芳感情很好,婚后还生了两个孩子。离婚主要是因为女方贪玩,不照顾孩子,导致夫妻关系恶化。婆媳关系。”调解员唐连生了解相关情况后,进行调解,重点是解决婆媳矛盾,是婆媳双方都信任的中间人还邀请协助调解。经过调停人、中间人、婆媳多次“四方会谈”,婆媳双方最终放下分歧,夫妻俩同意撤销离婚登记。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从宿迁民政局获悉,自2021年5月该市探索建立离婚登记“冷静期”调解制度,并明确将“冷静期”转换为一个“和解期”,目前已有1719对登记离婚夫妇在“冷静期”接受调解,撤销离婚登记,实现和解复合。
完善统一工作流程
完善机制可作出调整
随着婚姻观念的转变,离婚率持续上升,这是当今现实的社会问题。据了解,江苏省宿迁市离婚率逐年上升,从2015年的2.45‰上升到2019年的3.7‰,2020年略有下降至3.2‰。
2021年5月,宿迁市司法局会同公安、民政、妇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离婚登记“冷静期”调解机制的通知》。民政部门首先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移送司法行政机关和妇联。婚姻登记处设立驻地调解工作室进行调解,细化统一调解工作流程,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离婚登记“冷静期”调解工作,确保各项调整到位。
自离婚登记“冷静期”调解制度建立以来,全市离婚率大幅下降:2021年,全市离婚10733人,离婚率为1.8‰; 2022年,离婚人数为10573人,离婚率略低于1.8‰。
“家庭责任观念淡漠、婚前不了解、婚后不和、家庭成员矛盾激化、一方不良习惯不改、工作生活压力过大、家庭暴力、聊天导致网恋、婚外情等是离婚的主要原因。”宿迁市民政局工作人员表示,近年来中老年人离婚率也呈现上升趋势,这与婚姻自我意识的觉醒、重新审视夫妻关系有关。和妻子。
“嫁男人不嫁渔夫”是一句俗话,但现实中也有人因为丈夫打鱼而婚姻差点破裂。李某整天沉迷于钓鱼,一年多不肯干活。一家人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妻子张某多次劝说无果。无奈,她于去年10月到泗阳县婚姻登记处提出离婚。此案后来被推至“和解期”,调解工作室进驻。
“沉迷于钓鱼而不工作是不正当的行为。我们必须主动承担起家庭责任。”调解员吴平与李某深入交谈,联系多方帮助他找工作。张某最终放弃了离婚的念头,主动撤回离婚协议。登记。
记者了解到,宿迁市、县司法局牵头整合人民调解组织、非诉调解中心、妇联维权部等资源,设立“和解期”进驻调解工作室。为规范工作室设置,本市明确民政部门负责办公场地和办公设施及用品,司法行政机关、妇联负责调解员的派遣、培训和管理。 “调解期”进驻调解工作室,并为每次调解制作统一标识牌 工作室配备两名以上专职调解员,健全受理、调解、回访、反馈等各项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学习、重大纠纷统计、分析、档案管理制度东莞茶山律师,加强日常管理。
宿城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和解期”进驻调解工作室成立以来茶山镇律师,调解员积极做好离婚纠纷调解工作,累计为1143对夫妻进行婚姻咨询,受理138起离婚纠纷。民政局婚姻登记办公室推动调解的离婚案件。至今已调解成功99起,调解成功率72%,调解满意率100%。有效防止了盲目离婚、愤怒离婚,使一些面临破裂的家庭重新走到了一起。
加强部门协调联动
创建中介服务矩阵
宿迁市推动“冷静期”向“和解期”转变,推动离婚纠纷快速成功调解、维护家庭稳定时,重点加强部门协调联动,打造“冷静期”期”调解服务矩阵。
市司法局副局长邱耀九告诉记者,宿迁市建立“和解期”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后,各部门形成合力,调解成效不断提高。
为防止离婚纠纷引发暴力冲突或刑事案件,本市建立联防联控机制,要求民政部门和司法行政机关在处理离婚纠纷过程中发现严重矛盾,可能导致“公民转移”或个人的极端暴力。发生事件的,应当及时报告公安机关介入。对于因不忠、家庭暴力、虐待等原因引发的离婚纠纷,调解不成的,引导受害人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帮助其通过诉讼维护权益。
沭阳县某乡村民张某和蒋某结婚近20年,育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已上大学。为了给儿子筹学费,妻子姜日夜加班加点。月底结账的时候,等待她的就是欠条。原来,蒋辛苦赚来的工资被丈夫用来还赌债。
由于丈夫沉迷赌博,江女士提出离婚。 2022年9月,她向沭阳县婚姻登记处申请离婚,案件被推至沭阳县“和解期”调解工作室。一方面,调解员劝说蒋珍惜二十多年的夫妻感情,继续给对方改变的机会;另一方面,他与张某进行了谈心谈话,向他宣传赌博的危害和禁止赌博的法律法规,并通过现实生活中因赌博犯罪的案例。这是一个导致他妻儿分离的典型案例,并引导他戒掉了赌博的恶习。
在此期间,调解员还向当地派出所和司法所反映了情况,并加强了对张某的教育和管理。经过调解员、派出所民警、司法办工作人员多次沟通,张某表示将戒赌,并写下了保证书。江某人也说道:“反正还有一个月的冷静期,看他表现如何。”一个月后,江某注销了离婚登记。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不断提高调解质量和效率
为有效调解离婚纠纷由“冷静期”过渡到“和解期”,宿迁市还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离婚纠纷调解,积极招募老党员、老干部、老战士、老模范、退伍军人等。教师、心理学家和“两代表一委员”特别是社区妇联成员担任调解员,提高离婚纠纷调解的成功率和社会影响力。
根据离婚纠纷调解工作特点,全市司法行政机关、民政部门、妇联组织将离婚纠纷调解培训纳入年度培训计划,开设培训班,组织社会力量调解队伍开展法律培训。通过集中视频讲座、会议培训、研讨交流、案件评议、庭审、课堂学习等多种形式,开展政策、道德、家庭美德、专业知识和调解技能等培训,提高调解能力和水平。水平。
“社会力量参与离婚纠纷调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全市30%以上的离婚纠纷案件由社会力量调解成功。”宿迁市司法局群众参与法治推进处处长王彩霞表示。
2022年12月,泗洪县龙脊镇龙脊居委会居民张某提出离婚,理由是家里的钱全部被丈夫韩某保管,认为自己在家里没有地位。龙脊镇圣人、退伍军人、共产党员孙保定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前往韩某家中走访了解、调解。
原来,韩某在当地一家养殖场工作,常年很少回家,也很少干涉家庭事务。然而,他保留了所有的钱。孩子的教育费、家庭医疗费、生活费等全部费用都由张某自己承担。丈夫问道。张某感到委屈,要求每人保留家里一半的钱,但韩某始终拒绝,理由是张某双目失明,保留不安全。
孙保定详细了解事件原因后,从婚姻法角度对韩某进行法制教育,要求韩某尊重妻子的权利。经过孙保定多次劝说,韩某认识到自己的做法有悖于道德伦理和法律法规。他当场向妻子承认了错误,并给了妻子1万元作为日常零用钱,并表示自己已经改过自新,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的行为。他会经常回家看望妻子和孩子,并保证妻子有一定的零用钱。张女士也原谅了丈夫,放弃了离婚的念头,家庭的风波也平息下来。
来源 |法治日报
茶山镇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