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茶山律师事务所--知名律师胡正东竭诚为您服务 www.chashanlsh.com 东莞茶山律师免费提供法律咨询
|
法律顾问
法律顾问
职工受聘其它单位与违反保守原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约定
案由
申诉人: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钟某,男38岁,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被诉人:于某,男26岁;林某,女25岁。二人均系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劳动合同制工人。
被诉人:某生物制药厂
法定代表人:李某,某生物制药厂厂长。
申诉人认为被诉人于某、林某违反双方劳动合同中的有关规定,擅自受聘其它单位,泄露商业秘密,应当赔偿申诉人的经济损失并返还培训费,遂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
[调查核实情况]
被诉人于某、林某1995年7月毕业于某市制药技工学校、并被分配至某市光明中药厂。1998年7月,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成立,并向社会公开招聘员工。于某、林某应聘,并于1998年8月2日被申诉人录用,办理了劳动合同制工人转移手续。1998年9月份开始,申诉人对招聘的员工进行为期二个月的培训,后将于某、林某分配到活性剂分离室工作。申诉人与被诉人签订了为期八年的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凡甲方(药业有限公司)出资培训进修超过一年的,乙方(工人)必须工作满五年后方能提出调动、辞职等要求。”“凡关键技术岗位员工,未经甲方允许不得向任何单位或个人透露本公司的商业秘密、技术数据,不得向有关单位或个人提供任何可能对本公司效益带来不利影响的技术资料。违者将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并给予严厉的行政处分。”
1999年1月5日,申诉人将于某、林某等人送往日本学习生物制药关键技术,2000年4月3日学习结束回国后, 于某、林某被分配至公司关键性岗位生物活性分离剂化学征置室工作。这一岗位掌握着公司制造抗乙肝药的关键技术及技术资料。
2000年6月于某、林某认为申诉人给的待遇低,在申诉人不同意调出的情况下,受聘于另一生物制药厂,并将关键技术数据告诉该药厂。申诉人在与被诉人及聘用于某林某的药厂多次协商未果的情况下,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要求被诉人于某、林某返还出国培训费6万元,要求聘用于某、林某的某生物制药厂赔偿经济损失8万元。
[分析意见]
被诉人于某、林某身为被诉人的劳动合同制职工,在合同期内擅自受聘于其它单位,应当负相应的法律责任。某生物制药厂明知于某、林某是申诉人的技术骨干,采取高薪“挖人”的做法是不妥的。
1.《劳动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
2.《劳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3.《劳动法》第一百零二条规定:“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4.《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规定:“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用人单位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用人单位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5.申诉人与被诉人在所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了培训内容,及被培训人最低服务年限。劳动合同经劳动鉴证部门鉴证合法有效,双方当事人应当遵照履行。